Climbing life-攀岩小館
高雄市昌裕街94巷11號
 
一開始是直接網路搜尋攀岩,因為有個台北好友瘋狂地愛上
 
也剛好那陣子比較閒一點就和好友約了一整天運動行程XD
 
攀岩+瑜珈,真的是蠻互補的一個組合
 

IMG_3611.PNG

 

不得不說,最主要的是拋棄恐懼

因為完全是自己的力氣,沒有人沒有配備幫你

要怎麼下來?要嘛爬下來,要嘛跳下來,要嘛就摔下來

當然在有力氣的前提下,因為害怕,所以不會讓自己摔下來

在沒力的情況呢?摔下來就覺得,好像也沒那麼可怕

小時候一些育樂營隊有在澄清湖玩過攀岩,那時候是比較高的,身上也有配備保護著

那時候不知道怎麼用力,用的都是手指手掌抓握

後來開始接觸空瑜、瑜珈

這次玩的時候隔天酸的是手臂和肩膀,手指抓握的立用的少了,慢慢去感覺身體其他地方的力量

抱石同樣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個性,有些人很聰明會邊看邊走,有些人很有力氣走暴力破解的路線,也有些人覺得沒力氣就想放棄調整再來

有時間有機會多去嘗試不同運動是有趣的,也是檢視自己身體的好時機XD

懸空真的讓人很沒安全感,沒力氣也是罩門,很怕摔下來

好像能體會為什麼好友會瘋狂愛上抱石~

 
 
好友寫的一篇文章分享,來自台北的好友瑜珈老師Kathy
 

【攀岩與瑜伽為什麼是完美的互補?】
還記得一年前第一次接觸攀岩,面對教練出給我的路線,內心不免有點自負:「我平常烏鴉、倒立都在做了,這有什麼難,不就都是撐起自己的體重!」

但我屢屢挫敗。
學習攀岩(抱石)一年來,不知為何,每週攀岩完隔天,都有前所未有的部位感覺酸痛。我很享受發掘並啟動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,而這也更接近我心目中瑜伽的本質。

為什麼我在瑜伽中可以撐起自己的體重,在攀岩裡卻拉不起自己的體重?
主要原因就是一個是「推」一個是「拉」,主要使用的肌群大不相同。

瑜珈的練習裡主要都是啟動肩推(Pushing)肌群,主要負責的肌群包括胸肌、前三角肌、三頭肌以及前鋸肌,長久練習瑜伽,這些肌肉會因部分體位法的鍛鍊強化和穩定。
這些體位法包括下犬式、Chaturanga 、烏鴉式、手倒立以及手平衡的動作,尤其對於長期穩定練習ashtanga(八肢瑜珈)、flow(流動瑜珈)或是rocket yoga(火箭瑜珈)這類型比較強力的練習者來說,他們肩推肌群應該很有力。

但在瑜伽練習裡, 肩拉(pulling)肌群的鍛鍊就少很多了。肩拉肌群主要使用的是肩推肌群的拮抗肌,包括菱形肌、中斜方肌、後三角肌、二頭肌、肱肌和闊背肌。
以解剖學的角度看來,確實瑜伽的練習可能會讓肩膀的肌肉有點失衡。
而攀岩恰好就是個完美的互補。
在攀岩時,很多時候都是得把自己往上拉,拉到下一顆在你眼前的石頭上,得以繼續爬,啟動的大多為肩拉(pulling)肌群。

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攀岩當下都有種全新的感受,很像把自己打回原型,重新認識和使用自己的身體。

 

說到這,如果你是一位想嘗試攀岩的瑜珈練習者,可能會有些沮喪,是不是瑜珈練習者去攀岩都一定會像我一樣遜呢?

這倒不然,比起沒有練習瑜珈的人,我認為瑜伽練習者能更快上手。
兩者都是講求協調以及全面使用身體,都必須細緻感受、移動和平衡身體,都是兼具柔軟度和力量、同時能夠鍛鍊身心理的活動。

同時為攀岩教練和瑜伽老師的Heidi Wirt指出,瑜伽練習增強我們的正念、身體覺察、核心能力以及身體彈性的能力,也能夠預防攀岩可能造成的身體傷害。

總之,假如你是一位瑜伽練習者,又喜愛接觸新事物,或許攀岩對你來說將會是個很棒的新嘗試;若你是一位攀岩高手,那或許瑜伽對你的攀岩生涯會有所助益。

假如你沒有任何攀岩或瑜伽的經驗,那就踏上墊子或是爬上岩石,開始屬於你自己的探索之旅吧!

#一群瑜伽好友去攀岩又能聊天又健康
#合力完成一條路線的感覺真開心

參考資料:
https://www.climbing.com/…/5-reasons-climbing-and-yoga-go-…/

 

https://yogainternational.com/…/does-traditional-yoga-lead-…
 


https://yogainternational.com/…/does-traditional-yoga-lead-…

BY  On the way to yoga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